曾念 路霞 封面新闻记者 徐庆
她是病人眼中医术高超的“看诊小妹”、学生眼中温柔亲切的高老师。33岁,她成为身兼临床、科研、教学全面发展的年轻医学博士;36岁,她主研获得四川内分泌界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专项立项,并成为四川首个代谢性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固定成员。她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与代谢内科副主任高陈林,如果用几个关键词形容自己的成长经历,高陈林认为应该是拼搏、踏实和真诚。在第六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我们走近高陈林,听她讲述成长与发展背后的故事。
高陈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她是心系患者的内分泌专家
高陈林的玩具从小便与他人不同,陪伴她的是一个个药罐。
1986年,高陈林出生在达州的一个小山村,打小起,她就知道爷爷还有另一个名字:“高医生”。受爷爷影响,她幼时便在心里埋下一颗“种子”——长大要当医生。这颗“种子”努力生根成长,于是“高医生”也成了她的新名字。
泸州,是高陈林完成本科、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地方,也给了她扎根发展的优渥“土壤”。2019年,高陈林在澳门科技大学完成博士研究生学习后,她有了新头衔:临床、科研、教学全面发展的年轻医学博士。
作为一名医生,高陈林主要负责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相关的临床诊治工作。她始终不忘救死扶伤的初心,以专业的诊断与治疗成为患者信任的内分泌专家。
“防病大于治病,重视糖尿病人全生命周期管理是我一直在做的事。”在高陈林看来,糖尿病作为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一种,“主动健康”是预防糖尿病的最佳方式:通过对生活方式进行干预管理,提高大家对糖尿病的知晓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降低糖尿病发生率。
高陈林(左二)和同事讨论患者病情。
高陈林长期从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相关研究,2022年,她主研获得四川内分泌界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专项立项,并成为四川首个代谢性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固定成员。
这些年,高陈林参研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她先后两次受邀参加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糖尿病学术会议——美国ADA年会,进行发言和壁报交流,向全世界内分泌学者分享团队研究成果。2019年,她的科研成果《AGEs促进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参与糖尿病肾病发病》在第十九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虚症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进行发言交流,获优秀论文一等奖。
四川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四川省医学科技一等奖、四川省医学会青年科技奖三等奖……高陈林用数项荣誉填满了工作这十余年的履历表。
2021年,高陈林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导师,开始独立招收硕士研究生。高陈林印象深刻,那一年,参加研究生面试时,学生带着渴求的目光说“老师,我想读书”,那一刻作为新手导师她潸然泪下,“一方面是触动,另一方面是忐忑,我担心自己能力不够,会磨灭那耀眼的目光。”在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及团队的帮助下,高陈林竭尽全力、努力成长,为当好一名导师而持续学习,不忘立德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为学生做好榜样,指导他们开展科学研究、提高临床技能。
她是边远山区健康的守护者
看诊中的高陈林。
糖尿病的可怕之处并不是短期血糖升高产生的不适,而是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导致的糖尿病并发症,其并发症可累及包括心、脑、肾、眼等全身所有器官、血管和神经。叙永县糖尿病、高血压发病率高、治疗率低,多数群众因长期慢性疾病不治疗导致严重并发症。古蔺县亦是如此。“上古叙山区去,缓解老百姓病痛。”2021年,高陈林扎根古蔺县人民医院,运用医联体平台推动当地糖尿病管理。
高陈林希望她离开古蔺后,在当地留下治疗糖尿病的专家,“传帮带”帮扶则是最佳途径。她先后指导了古蔺县人民医院开展7项新技术、成立1个新科室,协助申报市级重点专科1个。同时,通过她的帮扶,古蔺县人民医院2021年的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诊断率较2020年同期增长3倍,骨密度的筛查率较2020年同期增加近20倍。
2017年10月,高陈林自愿跟随团队,对叙永县江门镇进行全面调研,指导当地卫生工作人员为约27.8万名群众建立健康档案信息。同时,通过积极开展义诊、培训基层医生、宣讲慢性病知识等,让当地糖尿病知晓率提高超过20%,糖尿病治疗率达85.8%。
最初,她在古叙山区行医,当地不少病人并不太信任她这样的“小妹”,也不懂什么“留学博士”,认为凡是水平高的医生,都应该是白头发白胡子的“老者儿”。慢慢地,当一个个病人出现好转,信任度一天天攀升,不少病人指名道姓要高陈林诊断。
现在,每年的世界糖尿病日、世界骨质疏松日等,高陈林坚持参加泸州各地义诊活动、免费开展公益讲座,不少边远山区都留下过她的身影。当患者赶早连坐3个多小时的车只为送她一袋鸡蛋,感谢她治好了“老毛病”时,她更加体会到了坚持的意义,“我想让更多人远离内分泌疾病”。